从囚徒到省委书记分节 1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收藏奥福书屋,防止丢失阅读度】
本书自:奥福书屋 - AOFUSW.COM
更多 TXT 好书 敬请登录
附:【本作品自互联网,本
任何负责】
容版权归作者所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***************
*第部
地
***************
太傻,太木了!
开始
居然还
着幻想,还
明
自己已成了阶
!
绝对
相信,对着自己从小追随的共产
会没理可讲?省委
错了还有中央呢!
中央毛主席会
清楚的。
相信只
摆脱了原单位,到了别的地方向
级说明真相,问题就会解决。
---------------
级领导撰写
篇再现反右、文革经历
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
代序:历史的审视执著的追(1)
---------------
——序篇小说《从
徒到省委书记》
张锲
石和冯以平同志的
篇小说,历经九年之久,
写了七稿,终于得以修改完成,由作家
版社正式
版发行。这
仅是
们俩
在生命和创作
路
的
件
事和幸事;也填补了通
小说创作正面描写1957年那场反右派斗争的
;还是
国图书
版界在
段时间
次
有突破意义的举措。作为
们的朋友和
个热心的读者,
为此
到由衷的欣
,并向
们致以真诚的敬意!
同
石和冯以平同志相识于
个世纪末年,时间并
算
,但随着
篇小说的反复修改,
遍又
遍地参与讨论,终于和
们建立了
密的友谊。由于
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命运,当
们带着第
稿由石家庄
到北京,就把稿子
给了
,让
提
意见。注意到作者是两位有着较
革命经历担任
地方领导工作的老同志,写的又是比较
的
容,
当即把作品转
给
期负责《
民文学》杂志编辑工作、对小说创作
有相当鉴赏
平的京城“四
名编”之
的崔
怡同志等
,请
们认真阅读
,
家共同议
议。
自己当然也仔
拜读了。没
多久,
石和冯以平同志再次
京,
们
起在河北省驻京办事
,整整讨论了
天。
家都认为:这是
部有着
刻
育意义对现实和未
都仍然
有强烈警示意义的小说。作者以
经历凝结着斑斑血泪的
节,抒写
部令
震撼、发
省的历史画卷,
勒
在新中国历史
造成重
逆转、产生严重损失的反右派斗争的真实图景。小说中的
些重
,
格鲜明,颇
特
,文笔也较为流畅。但是,由于这是
部直接反映反右派斗争,并且是
有纪实
彩的自传
篇小说,在政治和政策方面如何把
好分寸,与会同志还
到有些心中没底,所以
建议应该直接请负责
版事宜的
版社同志看看。从此,这部书稿
入了
个漫
的、反反复复的修改
程。
发生在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反右派斗争,已经离开
们将近五十年,却仍然给世
留
很
的记忆。那场斗争,
仅使五十五万中国的知识分子遭到
应有的伤害,使数以百万计的右派
属及其支持者和同
者受到沉重打
,而且使建国初期蓬蓬勃勃的政治生活,
现了重
转折。随
发生的1959年“反右倾”,1960年“
跃
”、“
饥饿”,以及文化革命那场史无
例的
劫难,都可以从那次斗争中找
先导
的征兆,其
训无疑是极其沉重的。很多同志都希望早些看到能够较为全面
刻地反映那场斗争的文学作品。但是,
年又
年
去了,这样的作品还极少看到。已有的少量作品,和那次运
的规模及其严重
果比较起
,也远远
够。这
能
说是
种令
遗憾的现象。
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:“伟
的阶级,正如伟
的民族
样,无论从哪方面学习,都
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
果中学习
的
。”
们敬
的小平同志也说:“
去的成功是
们的财富,
去的错误也是
们的财富。”
石和冯以平同志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,才怀着极
的勇气和极为
的执著,把那段严峻的生活
验如实地写了
,以
为历史提供
份证言,让
们更好地反思历史,从中总结经验
训,更加珍惜今天,更加充
信心地面向未
。
们俩
都是反右派斗争的受害者。
个只有20多岁,
个刚刚
入而立之年,正当
怀革命
、朝气蓬勃地献
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时候,却忽然因为
些莫须有的罪名,
被开除
籍,
个受到监督劳
分,
个被开除公职,
劳
单位改造了十几年。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之
,
个虽被分
到县里工作,但原
当了十年的省报编辑,却只拿刚参加工作的勤杂
员的工资,而且备受屈
歧视。
个被强制押
回乡,继续“群众专政”,又经受了各种各样的折磨。直到
的十
届三中全会之
,
们俩才得到彻底平反,并且逐步获得
和
民的重用,走
领导岗位。
这段历史,让所有从那个年代走
的
们,看了小说恍若重又回到那个使
胆战心惊的噩梦里。有的地方看了还让
心
裂,止
住热泪横流,难以卒读。对于很多
个世纪五十年代之
生成
的中青年
说,则简直难以置信,无法理解在新中国已经成立并且正在向
飞跃发展的时候,怎么竟会
现这样
些荒唐透
的
和事!
自己也是
个
,经受
和
石、冯以平同志几乎同样的经历,
在认真阅读了这部小说之
,
能
说:
们的描写是真实的。
管那都是些可怕的真实,但其真实
却是无可置疑的。这种可怕的真实之所以能够发生,其
源正如同邓小平同志多次指
的那样:从1957年到文化
革命结束,差
多20多年的时间里,中国共产
在指导思想
犯的错误主
是左,就是与以阶级斗争为纲密切相关。
这部小说,是反映那段历史的面镜子。它虽然
可避免地触及
些丑恶现象,有的场面还写得惊心
魄,
致入微。但,极为难得的是:它在鞭挞假恶丑的同时,还以很
的热
讴歌了真善美。书中塑造了以
刚、吴玉萍以及
场虽然
多,但却光彩照
的残疾军
洪光、女工程师王雅兰等为代表的
代革命者的形象。通
们的坎坷经历和心路历程,表现
这些
在逆境中的
格魅
,让真挚的
、友
、
,在那个
暗的年月里闪耀
理想主义的光辉。
们虽然备受折磨,仍然
忘
的
本;虽然受到各种威
利
,仍然
随波逐流,
失
个革命者的本
。正是在这种特殊严酷的环境中,
们的
些特殊经历,才益发张扬了正义坚强、宁折
屈的
贵品质,呼唤着
中纯真美好的
面。在小说第二部的结尾部分,这些当年的
徒,终于获得了公正的对待,纷纷得到平反,恢复了名誉。主
公
刚,还传奇般
入了省委领导班子,当了省委书记。从这些地方,也可以看到
们的国家正在
发展,被颠倒的
切又颠倒了
,正义战胜了
恶,理智代替了愚昧;还预示着在尚未完成的小说的第三部里,这些在炼狱中经
烈
的冶炼、卤
中煎熬的
,必将有更加
彩的表现,在改革开放和建设
们伟
祖国的事业中,各自作
积极的贡献。
---------------
代序:历史的审视执著的追(2)
---------------
逝者已矣!那些在极左思的影响驱使
,黑
分,
妖混淆、良知泯灭、
德沦丧的
子,毕竟离开
们越
越远了。今天,
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
化,在民主和法制建设
也有了
足的
步。
事
忘,
事之师。在
们
的
路
,仍然有许多困
、许多艰难在伴随着
们,许多新
现的弊端,仍然残留着
去的影子。
清除历史遗留
的这些影子和残骸,
们就无法顺利行
。昨天和今天
会截然两断,只有敢于正视
去,记住那些刻骨铭心的巨
,才会
定思
,开创更加美好的未
。
翻开达数十万字的小说,回溯小说曲曲折折的修改
程,
对
石、冯以平同志的决心和毅
,益发增加了崇敬之
。
们是以对待
的事业的忠诚,才克
了重重困难,排除了种种障碍,最终完成了这部著作的。那些椎心泣血的记忆,对于
们既是
种
励,也是
种鞭策。如果
能把
说、应说的话抒写
,
们就会
到是对历史以及
和
民的失职。曹雪芹在撰写《
楼梦》时,有
这样两句诗:“字字看
皆是血,十年辛苦
寻常。”
石、冯以平同志的这部
篇,从酝酿到构思,再到修改完成,又何止十年!可以说,
们是用整个生命完成了这部小说的。没有坚强的信念在支撑
们,
们就
会有如此顽强、如此执著的追
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而
索。”现在,《从
徒到省委书记》的第
部和第二部已经完成,第三部还在等待
们继续奋斗。
相信,这必将是
部更加波澜壮阔的煌煌
著。追
是无止境的。
石已是年近八十的老
,冯以平同志也已年
古稀了。
祝
们在善自珍摄的
提
,再接再厉,为祖国的文学事业,为中华民族的伟
复
,再谱新篇,再结硕果。
是为序。
2004年12月旬-2005年元旦之夜
---------------
《从徒到省委书记》
地1
---------------
刚是坐
途公共汽车由几个同志“陪伴”着去那个神秘的鬼地方的。这种“陪伴”使
产生幻想,以至
了很
的希望。
知
对
的
理很重,但也无非是
到
个地方去劳
。只
换个地方就比原机关好。
在这个机关工作了十年,实在让
伤心。劳
并
可怕。到农村劳
正可以
入生活,把
好的文学创作拾掇起
。
是文学系的研究生,
直想当个作家。
能工作就写些东西。但
心中还潜藏着
个更
的希望:离开机关就可以申诉告状了,
相信
中央很
会正确
理的。
坚信自己没有错误,是机关
讲理错误地
理了
。
这样
个
怎么能和反
反社会主义沾边
呢!所以,虽是重
理,
却毫
悲观,
路
还给“陪伴”
的
讲《三国》,说《
楼》。
“陪伴”的
也乐得
傻乎乎地
。因为只
自杀、
逃跑,“平安”地把
到地方就算完成了任务。只是
们心里说:
祸临头了
还
觉。真是“望乡台
打哇哇——
知
的货”。民间有个传说,
间有个望乡台,
以
鬼
被小鬼用铁链子牵着,在这个台子
还可以看见阳世间家里的
况,这台
入地狱了。到了地狱门
还穷乐和,这
是
知
的货吗?
只是刚
是被小鬼而是被朋友押
到“地狱”的。朋友?是的,
们是朋友。
刚与
们友好相
,已经十
年了。
仅是朋友,在
们眼里,
刚还是
者,因为
们还是中学生的时候,
已是机关里
个部门的实际当家
了。当年是
从全省几所有名的中学里,把
们选拔到机关
的。眼
这个温原,当时还是
个初中生,另
个也仅仅是
中二年级,
子到了省级机关,自然
切都是生疏的。
刚生活
对
们
贴入微,工作
点点地帮
们;
们对
很
,但更多的是敬仰。因为
本统治这个省会城市的时候,
就在
学里搞地
工作。国民
了蹲
监狱,以
又到解放区。经
战争,搞
土改,还在解放区
学里读研究生。所以
们都把
看作老
、老革命。而
夜之间
竟成了敌
。竟由
们把
押
到
个可怕的地方。
公共汽车的窗外是片寒冷萧瑟的原
,
眼望
到边。这使
想到
子吴玉萍,
知
被
到什么地方。离开省城时只知
的
分是监督劳
,却
知去哪里。自己也是劳
,为什么
能在
起?
们
把
到哪里去?
问
却没
告诉
。
公共汽车到站了,是个偏僻的小县城。
们在这里住了
夜,
早又坐
了雇的
马车。
把
到哪里去?去
什么?
无所知。从押
与车夫的谈话中
知
到天黑才能到达。这辆
的胶
车
,拉着
的行李、
箱和柳条箱,车尾放着喂牲
的草笸箩,还
坐四个
,已是
当当的了。
们让
坐在车当中
那个
行李
,
谦让了
才就了座。这是
车
最好的位置——“
座”,行李
面的
箱恰好可当靠背,坐累了还可以躺
躺。那三个
两边各坐
个,另
个
则坐在车
边的笸箩里。
刚看到车尾巴
颠簸得很厉害,坐在笸箩里
也
能
展,
以
的
份说:“坐那里边多难受
!到里边
!”回答却说:“这里
!”
心里很奇怪:那里怎么会
呢?时间
了
就会知
了。
车在坑坑洼洼的土
颠簸,起初使
神
张,
知什么时候会把
颠到什么地方去,磕碰到哪里。时间
了神经也就
木了,这种颠簸
成了催眠术,摇晃得使
昏昏
。
终于
着了。可能是车辙里有个
坑,车
然
颠,
醒了,还没睁开眼睛,却听见温原小声说:“
没发觉吧?”另
个说:“谁知
呢?小心点,还是给
吧,转移个地方好。”
很奇怪,这是说什么?
地睁开
点眼睛,惊奇地发现温原正在接
支手
。“
!手
,是对付
的。难
们真的以为需
用这个对付
吗?”
又
了眼睛,却再也
着了,
困
解。
们竟然带
了手
,就是
这几个好朋友,如果认为必
,比如说
从
们的命令,或是认为
逃跑,
们就可以对
开
,就可以打
。这当然是领导的主意,可是这些领导,对
都是了解的
!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
!
又想到在
车
让
坐在这个中心位置,也
是对
的照顾,而是三
成犄角之
,
面是车夫,
于四面包围之中。这也是以押
犯
的办法对待
了。这时
才知
坐在
面笸箩里的
为什么“
”了。几年
们
直是同志,是朋友,为什么现在竟用
对付
?
---------------
《从徒到省委书记》
地2(1)
---------------
太傻,太木了!
开始
居然还
着幻想,还
明
自己已成了阶
!
绝对
相信,对着自己从小追随的共产
会没理可讲?省委
错了还有中央呢!
中央毛主席会
清楚的。
相信只
摆脱了原单位,到了别的地方向
级说明真相,问题就会解决。
那次
平常的经历,给了
这种信念。
1955年,全国掀起了声浩
的反对胡风反革命集团运
。运
开始,
刚起初是惊讶,有点
相信,但是随着胡风反革命集团材料
批批的公布,机关
次次的学习批判,
也
得
由怀疑、惊讶而检讨自己警惕
了。检讨归检讨,心中却
清如
。因为反革命
词和
绝对
沾边。所以这种检讨是
松的、愉
的,学习中还说说笑笑,毫无防
之心。随着报
陆续公布
些胡风分子的材料,
在学习中曾说这个
见
,是个有名的诗
,诗写得很好,在解放区
找
们的
个同学,想
到
也是个反革命。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
了十几天,主持学习的领导全业
同志,笑眯眯地问
那个同学
什么,在哪里工作。
久,学习转成了“运
”,扩
了反的对象,
仅反胡风,而且
成了肃清
切反革命分子,这就是有名的“肃反”运
。令
诧异的是,
刚竟然成了“肃反”的重点。让
待
谈到的那个胡风分子和跟那个同学的关系,还有和另
个在全国作协工作的同学的关系。接着
搜查了
的宿舍,
的办公室,把所有的东西都翻了个底朝天。把
的信件、
记、诗歌小说草稿和
些笔记本全拿走了。
想到
还真经得住审查,那么多东西中竟找
有严重问题的话
,和那几个
也没有什么往
。但是在那种无限
纲的年代,
整
问题总是可以找
的。
们集中地追问
在
个笔记本
写的几句话,
说写的什么早忘记了。
问写的什么,
们却
告诉
。僵局持续了好几天,全业
才十分神秘地提示了
句话:“
反对文艺写工农兵,这思想有没有?”
直因为自己面对的都是知识分子没法写工农兵而苦恼,怎么会反对写工农兵呢?当然
能承认。全业
说:“
顽固
化,
们
再追问这个问题,是有证据的。‘
能写工农兵!’这句话是
写的,
纸黑字,
还想抵赖吗?”全业
龇
了
排黑牙笑了,声音也缓和
,表现了十分与
为善的样子劝说
:“
好好想想吧!领导没
据,是
会批判
的,机关这么多
,为什么
批判别
,单单批判
们几个?”
刚也迷
了,看
领导是有
有据的。可是
没这种思想怎么能写
这种话
,
没有立即回答。
家气愤了,
次又
次地喊
,但是
刚仍然没有说话。全业
两眼笑眯眯,悠然自得,稳
胜券的样子,
任
家喊
,
在屋子里倒背着手走起溜
。在
转
去的时候,
刚看见
手里拿着
个
的漂亮笔记本。
刚眼睛
亮,认
了,是
的笔记本,那还是1949年参加全国第
次团代会时的纪念品。
突然想起
有
次到北京去开会,
找
学的
个老师,现在是全国作家协会的
个领导。
刚谈了自己的苦恼:
学校工作,面对的是
员、学生,很少接触工农兵,没法创作。当时
正是把毛主席说文艺为工农兵
务就必须写工农兵,当作天经地义的。
的老师解释说:“
能写工农兵也可以写
写
员、学生、青年知识分子
”写知识分子那时
直是
区,老师、理论界权威这么
说
觉得很有启发,
记在了这个笔记本的
面。正是在这句话的启发
,
写了几篇关于青年学生的小说。对了,可能就是这样的话引起了怀疑,可是这样的话又有什么问题呢?
在家喊声的间歇中,
刚突然喊起
了:“
会是只有
句话,
定还有话。”
会场立即安静了,
家都把眼光投到了全业
。全业
住了悠然的
步,愤怒地说:“没话怎么样,有话又怎么样?
能写工农兵这几个字是
写的,意思还
清楚吗?”
1.从丘徒到省委书记 (现代军事小说)
5408人在读2.哆啦C梦(哆啦CM) (现代高辣小说)
6735人在读3.异界之丹武双绝 (现代争霸流)
1001人在读4.相公帮我烘渣
4507人在读5.超级控卫 (现代明星小说)
4886人在读6.虚空大武神 (古代古典仙侠)
4261人在读7.堑贱女友先被别人开豹候被内社(现代)
4899人在读8.[我和公公的往事][作者:柳如烟绳仙][补全]-卵仑小说 (现代)
9591人在读9.琼明神女录 (古代高辣小说)
8213人在读10.琼明神女录
2366人在读11.少讣人妻的郁望
5531人在读12.重回1991 (现代异能奇术)
7980人在读13.重回1991 (现代职场小说)
8316人在读14.绝世神器(御女十二式床谱) (现代高辣小说)
3026人在读15.酒候,我和女上司...(权郁下的姐递恋情)
1559人在读16.莽女人人碍(NP,高H) (现代高辣小说)
7593人在读17.都市偷心龙爪手
4194人在读18.包养的游女
5636人在读